中國醫改著力“強基層”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可及性

首頁 > 資訊 > 國際 > 正文

中國醫改著力“強基層”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可及性

基層醫療機構薄弱是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我國醫改著力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得到增強。

在江西省鷹潭市貴溪羅河鎮陳家村,由于地處四個鄉鎮的交界處,來村醫陳衛平這里求醫問診的村民每天有將近200人,常常把陳衛平的家擠得滿滿當當。“那時自己家就是村衛生室,不僅地方小,條件也簡陋。”陳衛平說。

2014年,鷹潭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村級衛生計生工作的意見》,決定按照統一標準建設由“八室一間”(診療室、治療室、計生技術服務室、觀察室、藥房、人口學校、值班室、檔案信息室、公共衛生間)組成的村級衛生計生服務室。根據服務人口數量,共設計了80平方米、150平方米、200平方米、250平方米、400平方米等5種規格的村級衛生計生服務室。

今年初,陳衛平喜滋滋地搬進了嶄新的三層樓陳家村衛生計生服務室。這里不僅寬敞明亮,還有統一的電腦網絡等設備,可以及時將村民們的健康信息錄入數據系統。

“讓鄉村醫生搬到條件更好、交通更便利的村級衛生計生服務室工作,是‘強基層’的‘硬件建設’;在‘軟件建設’方面,我們還對鄉村醫生的業務能力進行培訓,同時配齊村級衛生計生服務室人員,努力實現村民‘看小病和計生基本服務不出村’的目標。”鷹潭市副市長辜清說。

“強基層”的建設,得到了百姓的認可。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的《中國醫改發展報告(2009—2014)》指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顯著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顯著加強。77.2%的居民認為與5年前相比,家人在就醫方便程度方面得到大幅改善或有所改善,門診患者認為就診環境好的比例為65.6%,住院患者認為病房環境好的比例為66.5%?;竟残l生服務公平性顯著改善,城鄉居民享受到10類41項免費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孕產婦產前檢查率達95.6%,住院分娩率99.9%。

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逐步建立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

“要建立這種格局,首先必須提高基層的服務能力,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老百姓就醫有吸引力。”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指出,“強基層”是醫改的重點內容。從長期來看,需要通過全面提升基層診療服務能力、培養全科醫生隊伍、推動家庭醫生簽約制度等方式逐步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造血功能,提高人民群眾對基層的信任度,真正推動分級診療的實現。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1
華網(http://m.prospectspotlight.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聯系電話:17051177829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欧美片在线观看|farre性欧美护士tv|国产精品资源在线|久久水蜜桃网国产免费网站